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报告

学术前沿讲座——高铁、跨城通勤与社会福利——基于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23访问量:1643


报告题目

高铁、跨城通勤与社会福利——基于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报告人(单位)

孙伟增(中央财经大学)

点评人(单位)

刘修岩

(东南大学)

点评人(单位)

高彦彦

(东南大学)

会议地点

2022526日(周四)上午10:00-11:30

腾讯会议ID506-180-438

报告人简介

孙伟增,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房地产中青年学者30人论坛成员,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等。在PNA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酷想家”团队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央财经大学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项目。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第五届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中央财经大学涌金教师学术奖、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亚洲房地产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等学术荣誉和奖励。

报告内容提要

高铁的发展见证了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新时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本文聚焦于高铁作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跨城通勤行为的影响,基于跨城通勤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Monte et al.2018),利用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区域投入产出表以及某互联网公司的异地通勤数据,对中国高铁带来的社会福利进行了量化估计,并通过反事实分析考察了高铁网络对社会福利和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铁通过促进跨城通勤使得全社会的福利提升了1.3%2018年当年创造的经济效益为1.2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率为33%。第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铁收益显著,不仅降低了沿线城市劳动力的跨城通勤成本,也带来可观的网络溢出效益。第三,北京、天津、武汉、杭州等区域就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对整个高铁网络的收益贡献较大,超半数城市的年均经济贡献超过100亿。第四,我国高铁网络通过跨城通勤带来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净收益最大值对应的建设规模,但综合收益尚未达到拐点。最后,高铁通过促进跨城通勤不仅提高了全民平均收入,而且显著降低了城市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本文研究为全面理解高铁网络在构建区域一体化、推进共同富裕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有益补充,同时对于未来中国高铁网络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返回原图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