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台湾行
(ky体育官方平台中国官方网站2008级,仲筱竹)
在离开那个小岛快两个月的此刻才提笔记录自己在那里尽情挥洒过尽情疯狂过的四个月。
回来后有太多这样的问句“台湾怎么样”“台湾跟这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在那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等,一次一次的询问的同时我也在一次一次的质问自己的内心,是啊,一个学期的台湾行我到底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一、大学生、校园生活、高等教育及文化观
在新竹清华大学四个月的校园生活,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充实并惬意着。台湾是个自由的社会,在大陆被圈养久了,突然到了台湾这个岛上,觉得空气格外新鲜了。远离繁杂的社团活动,远离沉闷的三点一线生活,来到一个全新的校园环境,更多的是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尝试。
先来谈谈台湾的大学生及他们的校园生活:
1. 文化多元性:不只台湾本地学生,也有很多如大陆交换生,港澳侨生,韩日新加坡及西方国家前来就学的学生。精确地比例我不得而知,仅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个例子来看。在英文授课的产业经济学课上,包括我形成的五个成员的小组里,一个瑞典交换生,一个巧克力哥以及两个台湾学生。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让你遇到很奇特的事,比如跟瑞典帅哥聊上礼拜台湾垦丁之行,聊作为瑞典国宝的沃尔沃被中国民营企业收购之争,还有电脑down机后巧克力哥的援助之手等等。
2. 社团的选择更纯粹化,社会经验更丰富,更多关注兴趣,更多关注社会服务,更少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有我们学校也有的网球社、书画社、彩妆社,也有比较有特色的马术社、射击社、课辅社(类似于我们的支教社),更有中医社、基层文化服务社、自然保育社(保护自然的社团)等等千奇百怪的社团。除了由学生自治的系学会之外,各种专业性的社团、交友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Party,周末旅行和趣味运动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组织能力和规划安排能力是极大的锻炼!整个社团联辗转下来,只找到一个与职业发展有点关系的领袖社,但这个社团重点也是在于两岸高端青年的交流活动。在职业发展类社团在大陆的大学校园里如火如荼争相斗艳的下,这里,台湾的这所学校确连一个类似的社团组织都没有,这个奇特的现象着实有趣,对此我专门与同来交换的复旦大学的一个女生交流,我们俩猜想,可能清华大学作为岛内排名第二的高校就业实在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今天的台湾是个标准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在一个相对富裕和发达的社会中长大,远离了上一辈人的贫苦和动荡,尽情的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繁荣与进步。所以,造就了这所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尽情追逐自己的兴趣尽情挥洒着为社会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青春激情。同时台湾的高校有着十分完备和充足的体育设施,学生们也有着更好的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的习惯,尤其是棒球、篮球和羽毛球等。值得一提的是,棒球是台湾最为popular的运动,普及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可见运动员在操场上训练和比赛。棒球是唯一一个可以超出政治范畴的全民运动,无论你有怎样的政见,在场上我们就是一个团队。
而台湾学生与社会接触要比我们多得多,几乎我认识的台湾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正在或曾经做过家教或打工,以赚取生活费及社会经验。台湾学生的打工经历是似乎已成为他们大学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点也实在让我们很惊叹,我猜想,主要原因是台湾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兄弟姐妹,而且有的不只一个,家里不小的负担使得二十岁左右的学生早早自立,靠打零工来赚取生活费,有的甚至学费也自己赚。再加上,台湾的学校往往比较小不能提供足够的宿舍空间,很多学生得在校外租房,结果大大加重了学生的生活成本,使得打工对于不少中下收入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生存的必需。学校方面也会特别在校园内提供各种各样的工读生岗位和实习工作,比如助教,图书管理员等等,也算是在专业教育之外,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职业教育。当然也有仅仅是为了多接触社会,多积累些社会经验。这种现象使得同龄的台湾学生比大陆学生更加懂事与自立,懂得责任与承担,自我更少利他更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课外活动参与得多也就意味着学习时间投入得少,这已是一个事实。台湾学生多爱玩,这已经是我们一群大陆学生达成的普遍共识。虽然也有繁重的课业压力,但似乎大多数台湾学生并不将优先位留给学业,该玩的还是要玩,该参加的活动还是要参加。这让我们这群习惯于面对各种竞争压力的大陆学生好生羡慕!据台湾本土一本极有影响力的杂志《商业周刊》的一份两岸青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台湾的80后对比大陆的80后在学习的竞争力上无法匹敌,但却更加快乐。
下面谈谈台湾大学的高等教育:
1. 英语在校园生活的渗透:虽然不是每一门课都是英文授课,但是基本每门课都用原文书且考试题目也以英文的方式呈现。无置可否,台湾学生对英文的阅读能力要优于大陆学生。同时台湾的教授多有美国留学背景,对英语的应用及渗透也在课堂上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2. 课堂形式的开放性。我一直很有感触的是这里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感觉几乎没有隔阂感,老师也完全没有架子,即使是大教授也可以毫无顾忌的跟学生说说笑笑,而学生也时而调
接下来是台湾学生的文化观:
下面的观点是摘自上学期同去台湾的一个人大交换生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其概括的及其精辟,在这里以引用:“我很关心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化观。用我的话来说,这批台湾年轻人是第一代被教育成“台湾人”的一代人。他们对自己的乡土充满了热爱,对台湾未来满怀信心,在他们眼里,我们真的是“外国人”了。可是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利害相参,福祸相倚的,这一代台湾年轻人从小在一个相对安定和富裕的小岛上长大,的确更有自我了,对个人权利也更关注了,但视野也变小了,对公共领域的关怀也比不上父一辈了,理想主义逐渐淡出了。生活的确比较幸福和美好,社会也更人性化了,可是生命的体验也逐渐变得单调和平面——正所谓单向度的人,在这声光十色的世界中漂泊和沉浮,生命变得没有明确意义了。他们不可能有我们幼年那种对贫穷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也不可能感受到在一个变化社会中的那种风潮激荡和生存压力。灵魂体验和生命经历的原子化、均质化,注定了这一代人不可能再创造出史诗般的事业了,但是维持小日子也是不成问题的。今天的台湾社会的确是对弱势群体更关爱的社会,但也是压抑强者意志的社会,这都是相对的。最优秀的人才不愿去涉足公共领域和政坛了,因为政治这个词在台湾是负面、不讨人喜欢的,大家联想到的是蓝绿恶斗(编者按:蓝指国民党,常见于台湾中北部,以外省人居多;绿指民进党,常见于台湾南部,以本省人居多)、互相辱骂、政治作秀和各种口惠而实不至。可是那些人有一天终会醒悟过来,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最优秀的人却要被那些不如自己的二三流的人所统治,看着这个社会离过去的“黄金时代”越来越远了。”
反观我们,越来越多的学生挤破脑袋要国考要成为高福利高稳定的公务员。据南方周末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继2009年以来连续三次超过百万,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超过3000∶1。
■倾向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比例逐年攀升,而倾向外企和私企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
■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眼下倍显金贵的收益,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大量回流。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正在一步步迈向“黄金时代”,我不知道。按照常理来说,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争相向政界进军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与希望,但现实是,我们社会的年轻人对公务员趋之若鹜是为名为利为生活,当然,这也是人之本性。按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每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都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恩,好吧,但愿如此。希望这不是我们的一个并不真实的期许。
以前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很好地保留在台湾,但其实即使是这一群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恐怕也对“中华传统”所知不多了。这其实并不能怪他们。这源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早已不是纯正的中华民族文化了,而“中国”在他们心中也有着及其复杂的含义。
所以也就衍生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大陆两极化的印象。台湾学生对大陆往往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印象或看法。一种印象是大陆经济贫穷落后,生活品质恶劣,人服务态度差,精于算计不择手段,这个印象多源于大陆六七十年代最混乱经济最不济的时期以及台湾若干泛绿媒体对大陆有选择性的报道,大陆新闻往往在这些媒体中只出现类似假奶粉,黑心棉,灌水猪肉,亚运第一天广州的极度混乱等等。这种印象下的心态是基于对台湾政治地位的坚持,从而对大陆产生的敌对情绪,较常出现于绿营区。而相对于这种印象下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认为大陆现在经济发展迅猛,机遇无穷好,在金融危机过后的今天更是站在全球经济的拐点傲视群雄。后一种印象一方面源于台湾主流媒体的炒作,另一方面源
二、MIT的生活与素质
(编者按:MIT是岛内形容台湾人的一种说法,即Made In Taiwan。)
不得不承认的是台湾人普遍素质较高,生活惬意有尊严。在台湾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在公交车站,在地铁捷运站,一个个乘客井然有序排队上车,没有推嚷没有插队没有一拥而上,紧凑而有序着。在公交车下车时,一个一个乘客依次对司机师傅报以感谢,而司机师傅都尽力回复每一个人“不会”。在行人红绿灯前,没有指挥和维持秩序的大爷大妈,一个个行人严守红灯停绿灯行。在并不宽敞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和机车呼啸而过但听不到一声尖锐刺耳的鸣笛声,即使有行人在红灯时误过马路,汽车也会极为礼貌的停下来等你走过。台湾马路上的垃圾桶很少,有时手上的垃圾要拿很远才能走到一处扔垃圾的地方,只要有垃圾桶的地方必定会有垃圾分类的详细装置,铁铝类,塑胶类,纸类,玻璃类。因为全民健保制度的存在,每个人都有病可看,有药可医,享受人在这世界上最最基本的权利。自从
以往很多嫁到台湾来的“大陆妹”不仅要忍受乡愁之苦,更多的是要忍受台湾本地人的另眼相看。然而在长期的经济腾飞下,台湾人对于大陆人的优越感也受到过很大挫折。今年大善陈光标来台捐款做慈善让台湾人从“台湾人普遍比过得大陆好”的幻象中重重得摔下。
三、台湾的多文化性,复杂的身份认同感
台湾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中,美,日以及本土的原著名文化,四种不同的文化在这的小岛上进行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深深植根在这片孤岛上,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庸之道礼义廉耻,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文武早已烙在台湾人性格与文化的最深处,影响着一代代台湾人对文化的理解对对岸的亲疏;
日本在殖民台湾长达五十年的过程中给台湾带来了工业化与教育化,致使直到现在台湾人的亲日情绪不减反增,大家小巷随处可见低矮的传统日式建筑,并不宽敞的街道以及各种日本XX寿司,日本最in时尚格子铺,走在其中真有种置身日本的幻觉,大学校园里选修最多的第二外语是日语,图书馆里专门有整柜整柜的日语原文书籍,而富有日本严谨细致苛求完美等精神的台商正在大陆意气风发的赚回源源不断的名与利。日本知名国民服饰品牌优衣库(UNIQLO)台北门市开幕,当天吸引15万人次造访,之前facebook上的网络造势也创下60万人次流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也极为深刻的影响着台湾人,这种影响表现在平时的饮食习惯,文化观以及价值观。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是台湾学生最平常最典型的一顿早餐,当然三明治还可以被汉堡,土司,贝果,可颂等各类西式餐点替换,而咖啡也是各种花样层出不穷,美式,意式,卡布奇诺,摩卡,拿铁……台湾人对西方文化的推崇与我们极为类似,但更有过之而无不及,iphone、ipad在学生中的疯狂追捧, 阿迪,耐克在校园中的随处可见。前面也说了加上很多老师都是留美博士,台湾学生普遍受到的教育都是偏西化,更多互动更多自主。他们更关心的是现代的科技、消费和文化理念,还有所谓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在这种意义上讲,语气说他们是台湾人,不如说他们是西方人了。曾经有一部戴立忍导演的片子《不能没有你》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若干奖项,这部片子就是通过描述台湾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反映台湾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身为人本身的尊严的尊重。
而本土原著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族是台湾群体中少但特色鲜明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祖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他们见证了台湾的起起落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需要去适应外来客人的生活,他们被责怪不会讲国语,他们的语言与文化正在渐渐消亡。原著名是天生的歌者,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着美妙绝伦的嗓音与完美的音乐感,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吟唱着他们热爱的那片山水。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其实台湾人普遍在其内心深处有着复杂的身份认同感,“小时候在台湾被叫外省人,不会说台语会被排挤。在新加坡念书时被叫台湾仔,在美国我是Chinese,在内地变成台胞。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知道我究竟属于哪里。我纳闷的是为甚么我不能同时热爱两地。我真的没有政治立场,有政治立场就不会敢写出这些东西。我写的不是政治,我写的,是我的乡愁……”这是朱孝天在其微博上的一句话,十分典型的反应出他们复杂而矛盾的身份冲突。这是这整整一代台湾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道较为敏感的题目是关于“中国人”的定义,33%人只认为它代表大陆人(除港澳台),17%人认为指大陆人加上港澳人,32%的人认为它包括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人,还有剩下的18%人认为它代表所有华人。
同样的在台期间,总是会经常纠结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自称来自大陆,同时也有人说我们是中国来的,也有隐晦如对岸来的。但谈到我们在台湾社会的身份问题,是多少有些尴尬的。今年元月二号,台湾的《中国时报》头版讨论开放大陆自由行的话题,谈到台湾准备向北京上海的“良民”率先开放,什么是良民?只向良民开放是否意味着剩余的其他不能开放的都是“贱民”。没错,从这一点点的细节中也多少可以窥得台湾人对对岸的态度。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的纠缠,政治的恩怨及媒体很多有选择性的报道,台湾人多少会略带优越的斜视对岸之人,在台期间就有同学时常问我中国大陆这么多“假奶粉”“灌水猪肉”,你们敢吃吗??还有台湾同学跟我说他大陆期间(去的是北京),从来不敢吃北京小餐馆的饭菜,不然就在他们台湾人开的永和豆浆里吃,不然就天天麦当劳。不能不说台湾确实有这么一批人对大陆的偏见之深 ,但除去台湾媒体选择性渲染外,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体验,如在做计程车被宰,在饭店服务人员恶劣的态度,大马路上到处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的人,随口吐痰乱扔垃圾的更是随处可见。面对这些略带戏谑的嘲讽时,我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不能怪别人的偏见不能怪别人的优越心理作祟,更多的应该反思我们自己,我们的确做得好不够好,我们的国民素质的提高的确还需假以时日。
以上多数为自己的原始观察与观点,其中参照了一些同去的交换生的观点。衷心希望两岸能互相学习,达成双赢。